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

Re: 人生眞的沒有多少個十年
幾百年歷史的澳門社會形成的人文科學風俗習慣,不是只要換一面旗幟、換一個徽章,就可以轉變的,四四回歸十審年能解決的是主權問題!需不盡人意,但也不要脫離實際,坐而論道,澳門市民聰明的很,心中都有把尺!公共知識精英們,請尊重客觀規律,尊重澳門市民處事方式。祖國體制、民主與法制問題不更多嗎?知無不言

2009年5月14日星期四

網事不如煙

網事不如煙____商婦飄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魄百年歲月感慨多。

以古為鏡,可知興替

以古為鏡,可知興替……從歷史的角度談點看法。希臘、小亞細亞以及整個中東地區,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人類古代文明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古希臘文明四千多年前就萌發了,在古代社會中曾經達到十分輝煌的狀態,被認為是歐洲文明最早的源頭。它的鼎盛時期是西元前五世紀到西元前三世紀,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末期和戰國時期。古希臘產生了一批世界聞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如蘇格拉地、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歐幾裏安得等。古希臘形成的哲學、科學、政治、法律、藝術、軍事思想,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不僅在文學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包含著人類社會發展的許多深刻道理。早在約三千年前,猶太教就在耶路撒冷地區產生了。約兩千年前,那裏又產生了基督教。近一千四百年前產生並發展起來的伊斯蘭教,與耶路撒冷也有密切關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市,最早是古希臘的移民城市,名為拜占庭,後來成為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叫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的疆域以巴爾幹半島為中心,包括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亞美尼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亞等地區。阿拉伯帝國七世紀興起,八世紀時疆域東邊擴張到亞洲的蔥嶺地區(中國古代對今帕米爾高原及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西部諸山統稱)與唐代的中國接壤,西邊曾佔領了西班牙,南邊達到北非,形成了一個模跨亞歐非的大帝國。十四世紀開始,奧斯曼帝國興起,到一四五三年,奧斯曼軍隊攻克君士坦丁堡,將其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滅亡。從此,奧斯曼帝國成了橫跨歐亞非的帝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最後解體。歷史說明,人類社會發展進程是十分複雜的。有的國家興盛起來了,有的國家衰亡下去了。興盛有其原因,衰亡有其教訓。各個民族、各種文化在歷史進程中往往交織在一起。今天一些地區的政治、領土、民族、宗教矛盾,大都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不瞭解歷史,就不能全面瞭解這些問題的由來。歷史上許多不可一世的帝國,最後都在歷史的運動和人民的反抗中垮臺了。中國自古以來也經歷了許多朝代的更替。奧斯曼帝國曾經十分強大,但西歐國家經過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快速發展起來,形成了強大的經濟技術優勢。奧斯曼帝國最後不堪一擊,分崩離析,與它在經濟技術上的落後不無關係。十五世紀前,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是領先的,但是當歐洲經濟技術迅速發展時,中國卻由於封建主義制度和思想的長期束縛而落伍了。近代以來,中國受到西方列強的野蠻侵略和蹂躪。歷史反復說明,違背歷史規律,不緊跟人類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進步發展潮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論曾經多麼強大,最終都要落伍的,而落後就會挨打。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我們公民力量,量入為出,闊步前進,不好高騖遠,社會形勢發展變化,但社會格局不常變化。聯繫現實,掌握歷史成功和失敗,經驗和教訓,清楚看問題呢?“以古為鏡,可知興替”

我的探索 ____ 前政治及行政學系主任關信基

我的探索 ______前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主任關信基教授

我想說說我對太極拳的追求。第一部份是太極拳拳藝,第二部份是對政治學其中一個重要問題____政治矛盾____的反省。
第一部份:太極拳拳藝

第一次學太極拳是在一九五九年念大學的時候。班上一位同姓的同學慫恿我跟他學。我本來興趣不大,只是盛情難卻,也就答應了。我們每天晚上在學校行政樓一畏面的走廊練習。有趣的是,他只教我一個式子____左右攬雀尾____說這一個式子學得好,勤練習,就夠了。我一次便學會了。左右攬雀尾可以連續不斷的打到碰到牆壁才從頭再來。我們居然堅持不懈整整一個學期。到今天我最喜歡的太極拳架式依然是攬雀尾。
闊別太極拳差不多三十年,有一天太太介紹說她任教的地方有為校內外人開太極拳初班。從那時候開始,我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裹三個不同的班,也就是說跟過三位老師學這門拳藝。前兩班教的都是二十四式,後者是八十五式。二十四式比較簡單易學,適合當時極為繁忙的我(其實今天的我也決不清閑)。但真正逐漸體會太極拳之妙是兩年前開始跟柔靜太極拳研藝社學藝之後。體會的總結是不能急於求成,必須按部就班。太極拳就是苦功夫?沒捷徑。 記得初學的時候喜歡看太極拳書,看得很起勁,而且愈看愈探。有用嗎?不能說沒有。例如太極拳的歷史、派別源流、架式的基本系統。這些只是知識,實踐方面用不上。至於淺顯易明、可供實踐的道理,例如要放鬆,看了,懂了都沒用。還得等待式子熟練後才能完全掌握。其他很多關鍵的原則看了書也只是不求甚解的吸收。一直到中班(例如沉肩墜肘)和高班(例如中正安舒)程度之後,在師傅的解析或當場糾正,甚至反覆糾正後才真正領悟。
苦功夫的另一例子是虛靈頂勁,虛靈就是要放棄雜念。這可說來容易做時難。頭半年,雜念一來便生氣,練不下去。後來定定心再試,好一些。最後用心去感覺身手的輕鬆、動作的節奏,那時才告別雜念。至於頂勁,依然不知所云,也從來沒請教過師傅。 急於求成其實後患無窮。一個式子學壞了,改起來比學一個新的式子難得多。一這輩子在太極拳練習方面走了不少冤枉路。只怪沒有綠份,早點兒碰上柔靜。柔靜師傅們性格、教法各異。盧師傅擅長細心引導;屬正年師傅對改正特別嚴格;曾永康師傅偶有精關見解。三位合起來,真使我們如沐春風,受益良多。 最後一個小小的體會是關於太極拳的第一式!起式。盧明遠師傅第一天教初班這一式的時候,說了這麼一句:「一這一式看起來簡單,可真重要得很。」當時聽了覺得無法同意。日後相當一段日子也不曾回想過」運番話。一直到高班學完了中再沒有師傅從旁指導,需要自己摸索眾多招式的時候,才發現了起式因為涵芸一了許多道理對整套拳練習有開導作用。我以前不重視起式前的準備功夫,現在我不光做了,還花幾分鐘入靜,跟看用心把起式打好,這樣整套太極拳會感覺得心應手。結論是不要小看表面簡單的束西。
第二部份―政治矛盾與太極
政治是眾人之事。眾人之事有合作的一面,也有衝突的一面。一般人傾向於毫無保留地厭惡衝突,實在流於片面說,稍具規模的政治事務總牽涉不同程度的合作與衝突它們甚至是同時出現的。例如「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也是一種衝突中不失合作的好例子。兩個政黨在選舉期聞可以同時在某些選區合作,卻在另外的選區爭得寸步不讓。從整體制度來說,我們應當認識政治衝突的正面作用。在這方面,太極圖可以有根多啟示。太極圖的黑與白,代表陰與陽。黑白、陰陽就是正反、矛盾。太極圖的圓乃陰陽互動歸於圓滿之義。陰陽既彼此制衡,又相互合作。這是一個動態的創造工程。京劇裹白臉是好人,黑臉是壞人。太極圖裹的黑與白沒有好壞之分。要達至美滿誰都缺不了誰。最重要的是,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那就是說,縱然大家在矛盾衝突之中,還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一個政體如果像太極圖,就是表示政治競爭、矛盾、衝突和反對也可以是好的。而政治過程是一個創造美滿的集體生活的工程。首先,矛盾之出現,實在是體制存在問題的鑿悶告信號。其次,衝突的發生會激勵當權者力爭改善。第三、有組識的反對能提供另類政策和統治班子的選擇。這機制是政治系統自我調息、糾正錯誤、改革創新的動力來源。競爭、矛盾、衝突和反對這一系列的現象本質上沒有好壞之分,而視乎「你我定位」與程度而定。表面上看,程度好像最重要。競爭、矛盾、衝突和反對太少不成,太多也不成。太少,上述三種作用發揮不出來;太多,圓滿沒達到之前,政體早就崩潰了。不過。最重要的卻是「你我定位」像太極圖的一白中有黑,黑中有白;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樣?政體中的政府與它的反對者是否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換言之、從政中人____執政者或在野的____是否只看到自己的利益,不尊重對方的應得;只看到對方的瑕疵,卻漠視自己的巨錯;只管自己的富足,而不顧對方的生死。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政治就變成你死我活的鬥爭(即學術術語的零和博弈),否則,政治就像太極那樣一個相生相剋的、朝向圓滿的創造工程。英國人的政治歷練比較到家,他們尊重政洽反對,而且把這種文化制度化起來,透過憲法慣例,組織安排,讓反對黨有足夠空間去監察政府,與政府競爭,獲得機會取代政府去執政。這種政治風度不知道我們中國人是否可以透過勤練及體會太極而有所得著呢?那恐怕要謝秉中師公多點指導他的徒子、徒孫、徒曾孫才可有望。
抛砖引玉

2009年5月13日星期三

• 我的一點看法_____“誰是你心中的新一屆特首人選?”

· 我的一點看法_____誰是你心中的新一屆特首人選?

誰是你心中的新一屆特首人選?
〔最近,相信大家都很關心新一屆特首是誰,當然,不少人心裏都會有一個很大的問號,問題就是我們都不是那三百位選委,根本左右不到結果,即使心裏對傳聞中的大熱門有幾多的不認同,都無奈地去等待改變不了的"現實"。這點,我認為大家似乎有點消極。既然我們需要一個希望,一個改變,我們就要把我們的希望,我們意願表達出來。我相信,一個人的聲音是不足夠的,但千千萬萬的聲音,就擁有集體的力量,最終中央是可以聽到的。因此,請大家快快把心中... 〕

愚下認為:現在基本上大局巳註定崔世安先生為新一屆特首?我與崔世安先生不相識,選舉新一屆特首是澳門市民的事情我不能般夠說三道廣四。但我所接觸的澳門朋友不外乎有三種看法:笫一種:“他做特首好!” 笫二種:“他做特首還好!”笫三種:他不做特首,還有誰好呢?” 因此我尊重澳門市民意見,只要澳門市民認為誰還好,就好了。

分享寂然導師的鴻文《筆成氣候》绵绵

分享寂然導師的鴻文《筆成氣候》〔逞強〕
理論:逞強與倔強?示弱與示威?
消息:天知與地知!你知與我知!


《筆成氣候》___〔逞強〕

常常拒絕逞強,有些時候,更喜歡示弱。
例如,遇到自以為甚麼都知道的“消息靈通人士”或“理論家”,無論對方說甚麼,不必爭辯,任由對方發揮,只做聽衆,還不忘頻頻點頭。對方說得對固然於你有益,如果那人分明在胡說,則當作笑話來聽。多聽少說,永遠有益,言多必失,實在沒必要逞強。
又例如,個人地位來自他人認同,無需自己刻意要求,出風頭或搶風頭皆是高難度動作,搞得不好會淪為笑柄的。有些人的自尊心建立在他人的認同之上,事無大小,都要旁人“認同”才覺得安穩,但如此“苦心經營”,有意思嗎?如果確實是有份量的人,理應萬衆矚目,倘若他人的“重視”要靠自己用種種手段去爭取,得到的也有可能是貨眞價實的鄙視。
再例如,做不來的事,就老實說做不來吧!太愛面子和不自量力往往會誤己誤人。輕則做了一大堆不勝任的工作然後帶來無窮後患,重則毫無必要的搞出意外或災害。
以上情況,不過隨便說說,如果認眞去看日常生活的各種人和事,都可看到逞強未必比示弱優勝。很多人其實不知道自己有多弱,卻誤以為足以逞強。生活在險惡的社會,聰明的人都知道要臨深履薄,甚至故意示弱,才有可能化解無謂的是非與敵意,活得安全些。我們的敎育,很多時只敎人成功、有出息、有機會就要逞強,卻很少會正視示弱的好處。
示弱的好處,到底有何奇妙?首先當然是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壓力,因為無需分分秒秒都想著逞強,反而多了很多時間來正視自己的不足,較易作出正確的判斷。其次,逞強的人看示弱的人,可能加倍輕視。示弱的人看逞強者,往往也看出可憐和可笑,因為逞強的辛苦和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其三,示弱並不等同消極,反而會做更充足的準備,並且較能顧及他人。所以示弱的人不容易向人借錢、錯誤投資、醉酒駕駛,或者為了一時之氣而傷害他人。
無論個人的主觀願望有多強,事物的客觀標準是不會改變的。之所以喜歡示弱,原因也很簡單,遇過不少逞強的人,可笑的事見得太多,豈會亂做傻事!___寂 然

黃庭堅,宋朝文學家、書法家、詩人
《寄黃越幾複》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裏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巳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登快閣》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裏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